6月15日下午,2020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九三学社杭师大基层委员会主委、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李勇进教授团队的“基于结晶高分子共混物结构的功能材料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该项目系统研究了熔体相容结晶性高分子共混物的结构演化过程,明确了结晶时结晶组分晶体生长速率与非结晶组分扩散速率的相互关系对于材料形态结构的影响,阐明了小分子在无定形区的分布、连接分子的含量以及片晶聚集体的排列等一系列基础问题。项目进一步利用上述基础研究成果,设计并制备了结构和性能可控的多种高分子纳米多孔材料和高分子形状记忆材料,实现了基于高分子结晶形态的基础研究制备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新途径。此外,利用结晶性高分子共混物结构调控的基本原理,将选择性分散在无定形区的可接枝小分子进行就地接枝,合成了多种接枝嵌段高分子新材料,并研究了接枝嵌段高分子的微相分离行为以及抗菌、介电等功能特性。项目首次开辟了利用高分子物理的基本原理,通过加工的方法实现高分子精密合成的新途径,为高分子学科的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加工、高分子化学以及功能高分子等不同学科领域的融合和交叉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项目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Macromolecules、ACS Applied Mater Interface、Polymer Chem等发表SCI论文32篇,其中8篇代表性研究论文被Prog. Polym. Sci.、Adv. Mat.等重要SCI期刊他引400多次,单篇论文最高SCI他引超过100次,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项目由李勇进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和由吉春、邢晨阳、王莲、管纪鹏共同完成,我校是唯一完成单位。据悉,这也是我校在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上的突破。
获奖团队简介:
由九三学社杭师大基层委员会主委李勇进教授领衔的杭州师范大学高分子工程与物理研究团队聚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从事高分子凝聚态物理、高分子材料反应性加工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团队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和神华基团、巨化基团及索尔维中国有限公司等有30余项横向合作。团队在J. Mater. Chem. A, ACS Macro Letters, Macromolecules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的美国、日本、中国发明专利40余项。李勇进教授先后获得第18届日本筑波化学生物奖(2010年)、高分子加工“新锐创新奖”(2017年)、冯新德高分子奖(2018年和2020年两次)、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Morand Lambla Award(2019)等国内外重要专业奖励。现担任J Polymer Engineering中国区唯一副主编,复合材料顶级杂志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Functional Composite Materials、Materials International等的编委,任中国化学会流变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纳米复合材料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塑料工程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多次担任全国高分子学术报告会高分子加工分会主席。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E-mail:tzb@hznu.edu.cn 电话:0571-28868703
版权所有:杭州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