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党派人士、全国优秀教师丁贤勇
“任何收获都是艰苦努力的结果,事实上,大学学习将更为艰苦。”没有客套话,也没有“网言网语”,9月4日晚,丁贤勇教授在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直接跟全校“00后”新生掏心窝子说,大学求学,更需要“保持高考时的拼搏状态”。
他就是这么一个把每一个学生当做自家孩子一样看待的人。“早上7点到他办公室,就能找到人。”历史系的同学们都知道“有困难,找丁爸。”数年来,他已成为历史系同学们遭遇困境时的定心丸。
9月4日,2019年“全国优秀教师”名单公布,丁贤勇榜上有名,这也是他继获评“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杭州市优秀教师”“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城十佳教师”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手把手指导学生“口述历史”
史学大师顾颉刚曾说,大学学习中仅约5%的知识来自于课堂、老师,95%是自己获取的。丁贤勇告诉学生,大学如果仅仅是通过课堂听讲、记笔记,是无法把知识学通、学透的,最重要的是“要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思想教育有机结合。”
近年来,丁贤勇领着一批批同学利用寒暑假、节假日“上山下乡”,进行口述访谈。2018年,他指导学生对“拥江发展”进行调研,探索钱塘江流域的历史文化。“一开始完全摸不到寻访的门路,是丁老师一步步指导我该怎么定方向、怎么进行实地调查。”时隔一年多,历史161班参与调研的同学仍记忆犹新,“成文的书稿,前前后后不知道修改了多少遍。虽然过程非常痛苦,但收获颇丰。”
2019年2月,“拥江发展”调研成果集结成了《拥江发展:钱塘江流域历史文化散纪》和《研究报告》,并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此外,他还指导学生进行“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系列口述访谈,并先后完成《三代人•六十年:中国乡土社会的40个故事》等六部著作,均由人民出版社、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合计260多万字。
丁贤勇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寒暑假几乎都陪着他们。“我记得去年暑假放假前,来找丁老师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科技创新项目、学科竞赛辅导的学生坐满了整个教室,将近有10个团队。”历史系大四学生曹岚回忆道。仅2018年,他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国创”“新苗”等科技人才立项、获奖、论文发表,近20项。
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
在学生眼中,丁贤勇是一位“治学态度严谨,温和而严厉”的学者,“事先一般我不太会主动找学生,但是一旦同学找上我,同学也答应愿意吃苦,我都会揪着不放,推着同学往前走。”作为师长,他深知做学问必须要有勤奋和严谨的作风,所以“对学生必须严格要求。”但即便如此,找上他的学生依旧连续不断。
丁贤勇的办公室,总能看到同学在讨论、学习。他说除了这间办公室,一到假期会另想办法准备几间办公室给同学用,“他们都有我办公室的钥匙” 。有很多考研学生愿意来这里,守着丁贤勇办公室里满满一书架的专业书,在桌前一学就是一整天。如果有学生缺书了,他就让学生列个书单,然后自掏腰包默默补齐,有时一买就是好几套。只要学生有需要,丁贤勇就会不遗余力地给予学生帮助。
2016年以来,他所负责的历史系专业的毕业同学,考取研究生、公务员及到省级重点(示范性)高中就业超过70%。每年都会有学生进入到复旦、人大、北师大、华师大、兰大、东北师大等重点高校深造。
动足脑筋上好每一堂课
1997年,丁贤勇开始承担历史系学科教学工作,这是一门教师技能培训类课程,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教育学与历史学有机结合起来。
“一开始很多老师不愿意上这类课,因为这种课投入精力大,效果未知,还需要对中学教育有一定了解。” “当时没有合适的人,我就顶上了。” “半路出家”的丁贤勇就这么把这个课的担子挑起来,一上就上到现在,“这个课我打算教到退休了。”丁贤勇告诉记者。
在课程中,丁贤勇进行“讲授试讲评议三三制”“一周一案案例实践”的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同学实践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每个同学二周内至少完成一次备课、授课。听课的同学要分析课堂的优缺点,全班同学打分进行量化评价。” “上丁老师的课压力山大,但压力也是动力。从第一节课到最后一节课,我们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变化,越来越像一个老师了。” 历史系小王感慨道。
丁贤勇高度重视教学研究,潜心钻研教学方法,出版了《传承与创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创新且高效:历史课堂教学研究》《学科教育研究·历史教学》等著作,突出的教学曾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
今年9月10日是第35个教师节,也是丁贤勇从教的第35个年头。谈及一直坚守付出的原因,他微笑道:“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培养学生身上是老师应该做的。”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一种师爱的力量,它让学生变得优秀,让优秀的学生变得更加优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E-mail:tzb@hznu.edu.cn 电话:0571-28868703
版权所有:杭州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