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动态

联系我们

联系人:谢老师、童老师

电话:0571-28868703、28860711

邮箱:tzb@hznu.edu.cn

统战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统战动态 > 统战动态

【聚焦杭州两会】薛大伟——关于推进我市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的建议

来源 : 党委统战部     作者 : 统战部     时间 : 2023-02-21

杭州市高端科研资源密集分布,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平台汇聚,国家和省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载体呈现增长态势,大型科研仪器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大型科研仪器利用率高低关系到我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挥,对我市创新驱动和产业再造有重要意义。但这些价值不菲的仪器设备大多限于各单位自己使用,大部分资源没有实现共享。现有资料表明,杭州市属高校中,西湖大学建立了下设6个一级科研平台大型科研仪器共享中心;杭州师范大学建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平台,现有30万以上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386台。而杭州市属其他高校、科研单位等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方面基本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数几家将本单位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放到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上,挂网台数和实际共享次数均较少。

一、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复购置、分布不均衡、共享意识不强

一是部分单位在购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时候,缺乏科学论证,对设备利用率和使用效益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且部分仪器的使用率本身就不高,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二是各个单位之间的投入差距太大,投入少的单位的先进高精尖仪器设备数量严重不足,科技竞争的优势得不到有效保障。此外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涉及多方的利益平衡,共享涉及的费用补偿机制相对比较复杂。三是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缺编比较严重,且薪酬待遇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

2、缺乏共享激励机制、共享形式化、仪器利用率低

一是在购置方面,很多单位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在仪器设备共享的激励机制方面还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没有形成成熟的运行模式,导致大仪的共享积极性不高。二是存在共享形式化现象。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的政策和规定,不少单位也提出了自己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方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存在共享平台使用效益低下、功能单一、共享效果不理想、共享形式化现象,设备利用率很低。部分已搭建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没有真正实现网络化、动态化和信息化管理平台。

二、推进我市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的建议

1、区域统筹布局、提高共享认识、推进共享落地

政府层面结合行政机构体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可建立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联席会议或专项小组,推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集约建设、资源共享和流程优化,实现优势资源便捷共享。拓宽资源利用视野,打破市属单位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方面的壁垒,对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进行合理配置,扎实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可通过立法,进一步加强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购置之前的需求论证和效益评估,确保仪器设备购买后实现市级层面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的有效整合,综合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

2、搭建市属共享平台,创新多维高效服务

整合市属各单位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建立集设备使用服务、技术交流服务、创新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市属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充分兼容已有的浙江省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并对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仪器共享。打造信息化、智慧化的共享服务新形态,更好地为杭州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及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强化绩效评估管理,设立合理的共享价格

绩效评估要克服流于形式,要明确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单位和使用单位的责、权、利,涵盖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的各个方面,如使用率、维护保养、科研成果等,评估结果对应奖惩措施。同时要充分调研,制定大型科研仪器有偿共享收费标准,设立合理的共享价格体系。

1

薛大伟,第十二届杭州市政协委员、民革市委会常委、民革学校总支主委、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 、教授。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E-mail:tzb@hznu.edu.cn    电话:0571-28868703
版权所有:杭州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官方微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E-mail:tzb@hznu.edu.cn 电话:0571-28868703
版权所有:杭州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