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校党外代表人士、基础医学院国际植物状态和意识科学研究所所长狄海波教授牵头承担的“基于中央环路模型的意识障碍临床干预研究”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立项。项目聚焦于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这类极致失能群体(俗称“植物人”),开展基于意识神经机制的随机对照干预研究。
狄海波教授
“我们打算建立一个包含‘前额叶-顶叶网络’在内的中央环路模型,用电子试剂这种‘点对点’的、能觉知到的刺激引起波及前额叶皮层和顶叶皮层的全脑‘点燃’,以这种方法对意识障碍患者进行科学分类,从而为意识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狄海波告诉记者,根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7-10万意识障碍患者,每年总治疗费高达300-500亿元,长期的治疗、护理过程,持续、高额的费用令患者家庭不堪重负,许多家庭出现因病致贫的现象。“我希望研究成果能够推进意识障碍患者的精准康复评定和规范化康复治疗,进而造福广大意识障碍病患及其家属。”狄海波进而解释,“科学评估可以被视为唤醒昏迷病人的‘第一缕光’,是开展意识障碍研究的起点。”
狄海波(左1)与实验室学生一同春游赏樱
“做学问要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样的感觉”
狄海波下定决心开展意识障碍科学研究,离不开他硕士、博士期间的导师,时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的陈宜张院士的鼓励和支持。1993年,狄海波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我校工作。2001年,时年31岁的狄海波重返校园学习,师从神经生理学家陈宜张院士,这也成为他日后理解“意识”、开展研究的起点。“入学不久,陈老师对我说,做学问,你要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样的感觉。这句话对当时已经养成一些恶习的我来说,不啻当头棒喝。”狄海波回忆道。
后来,求学中的狄海波,在参与了对武汉智力低下、面容异常的唐氏儿,“天才指挥家”舟舟的脑功能研究和评估后渐渐感到:科学系统地评估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预测都有很大影响。触动之下,他决定在博士期间开展对昏迷患者的相关研究。“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而对于意识障碍的研究在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人去做。我向陈宜张院士求教,他告诉我说‘如果你真的要做,文献阅读一定得保质保量’。”狄海波说。
“查找文献”是第一步。“当时,国内涉及到意识障碍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多,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连一百篇文献都没有。”狄海波调侃,“那会儿和别人谈起在做意识障碍的研究,不少人都觉得是在开玩笑。”2004年,狄海波找到了一篇国际意识障碍领域的开创者、比利时列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国际意识研究协会主席Steven Laureys教授关于意识障碍领域的综述文章。“我先把这篇综述里的每一句每个词都准确地翻译成中文,逐字逐句地反复读了一个月。再按图索骥,找到综述后面列出的几百篇参考文献,用同样的方法再去‘啃’。”狄海波说,前后半年时间,他都在疯狂阅读相关文献,“从早上睁眼醒来就开始读论文,就连等公交车、食堂排队打饭的间隙都不放过。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查另一篇论文,直到完全‘消化’。”读完后他坦言,“不慌了,感觉心里有数了。”
狄海波(右)与Steven Laureys合影
同年,狄海波通过电子邮件与Steven Laureys联系,探讨意识障碍研究的学术问题,并率先在国内开展意识障碍相关科学研究,翻译、优化并完成了CRS-R及疼痛量表在中国的信度、效度检验,推出意识评估“金标准”、行业标准,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对意识障碍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及分类管理的理念。2019 年,他主持的项目“基于意识障碍临床证据的后部皮层意识相关性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立项,这是康复领域唯一的,也是意识障碍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多年后,陈宜张对学生狄海波丝毫不吝夸奖,“2002-2007年5月的浙大博士生狄海波,在做植物人研究时非常认真,他的博士论文也做得较好。毕业后,也按照自己的预想发展,体现了他科研的首创性。”
20年深耕意识障碍领域
在狄海波众多研究成果中,唤名刺激在意识障碍领域中的研究应用是他比较“得意”的一项成果。他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昏迷症患者预后判断,发现亲人呼唤患者名字可以引起患者听觉中枢的激活。
据狄海波介绍,目前临床常用的意识评估方法包括行为学量表评估、神经电生理学评估、神经影像学评估以及血清标志物评估。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就聚焦于其中的两种方法:便于实践操作的行为学量表和准确性较高的影像诊断。
狄海波参加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并作报告
围绕唤名刺激,狄海波带领团队分别在行为学和影像学评估方法上开展大量研究。通过比较意识障碍患者在声源定位反应中对唤名刺激和铃铛刺激的反应性差异后,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最小意识状态(MCS)/脱离最小意识状态(Emergence of MCS,EMCS)(n=27)患者对唤名刺激更敏感(p<0.05),该结果为声源定位反应刺激物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狄海波解释说:“听觉刺激中的普通内容并不能强烈吸引受试者的注意力,而名字可以打破这一障碍。”
狄海波团队研究成果
近年来,他又带领团队将唤名刺激置于神经影像学领域开展研究。通过小样本量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发现:临床行为学表现相近的意识障碍患者对唤名刺激的反应很不一致。于是,他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展开研究,发现唤名刺激引发了大脑后部感觉联合顶叶皮层的激活,这对意识障碍患者的潜在诊断和预后预测具有重要价值。该成果发表在BMC Medicine上,并被纳入2018年美国意识障碍临床实践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从筹建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分会脑复苏学组,并担任副主委和秘书长,到成立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植物状态和意识科学研究所,狄海波的想法很简单。“成立行业学会也好,成立研究所也罢,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中国康复从body(躯体)康复走向mind(神智)康复,并引进国外核心技术,改变中国意识障碍行业现状。”狄海波说。
“破解意识障碍难题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科学挑战。”狄海波直言,作为未知的深度科学,“意识”研究涉及到包括医学领域、重症急诊科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康复科学、精神科学、计算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我们需要汇聚各方力量来共同破解这项人类的‘终极难题’。”狄海波说。浙江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青年委员副主委、我校护理学院教师吴育红就是在狄海波的影响下开始关注意识障碍患者的营养评估问题的。她坦言:“有很多次,狄老师都很严肃、很认真地找我谈论意识障碍患者的康复营养问题,每次交谈,我都能感到狄老师的那份焦急、那份期待。”后来,他们还共同指导研究生,赴上海永慈康复医院开展对意识障碍患者的益生菌干预研究。
“认真严谨、亲力亲为”是不少学生对狄海波的评价。据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科副主任护师张瑛回忆,2010年她师从狄海波开展意识障碍问题的研究。“不论是下医院,还是跑到患者家里,狄教授即便再忙也都会全程参与,包括与院方、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前期沟通,到录制视频、采集数据、后期校正等,这些工作都耗时巨大。”张瑛说。
在狄海波看来,建立科学规范的意识障碍分类管理治疗体系,对我国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护理、医疗和临终关怀等问题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去年,国家卫健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7项工作指标、9项工作任务,并指明了“十四五”时期健康老龄化规划的发展目标。
“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中,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正逐步显现。开展意识障碍临床研究能够破解重症、养老和康复学科共同的痛点,是攻克失能失智老人养老难题的关键,更是打通意识之谜、尊严之死等问题的一把钥匙。”他进而解释说,“意识障碍患者是极致的失能人群,如果能构建出一套对这类群体的康复养护体系,那基本上可以说是建好了养老体系的‘样板房’。”形象地说,狄海波的研究成果相当于房屋框架和功能划区,这直接影响了日后“样板房”是否能长期使用,以及使用过程是否科学合理。
“意识障碍研究之路道阻且长,是个‘老’难题,却属于一个‘新’学科。”狄海波言语中对未来的研究更加坚定,“减轻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家庭的照料和经济负担,维护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尊严,考验着养老体系建设,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寻求护理难题的解决之道,我们做‘意识’研究的,更是义不容辞。”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E-mail:tzb@hznu.edu.cn 电话:0571-28868703
版权所有:杭州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