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国家民委 ,作者蒲长春 樊世鑫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幕将启之际,到青海、宁夏等西部省区调研,从新的时空维度上突显了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深化的独特运思和重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就有了更为强大的主体、更加强劲的动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把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凝聚到一起,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举。
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定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更好发挥“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独特优势。14亿多人口规模的中国式现代化难度巨大、任务艰巨,要发挥人力资源和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动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让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56个民族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一起乘风破浪;就是要使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更好夯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民族地区不能掉队。一方面,要重视发展性,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切实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要重视共同性。“四个共同”与“四个与共”从客观历史和主观认同两个方面,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思想支撑。要讲清楚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引导各民族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更好构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互动机制。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物质富足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精神富有会促进问题的解决。高质量发展要体现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将协调内化为基本特点,使绿色成为普遍形态,让开放成就发展之路,实现发展成果各民族共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必然会促进各民族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层面的深度融合、协调促进,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要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更好运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历史资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是孕育中华民族的天然环境。在这一特定环境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传统自然观,体现了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更好贡献“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中华文明智慧。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文明根性,历来奉行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作者简介:蒲长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挂职);樊世鑫,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民族宗教工作处副处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E-mail:tzb@hznu.edu.cn 电话:0571-28868703
版权所有:杭州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