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动态

联系我们

联系人:谢老师、童老师

电话:0571-28868703、28860711

邮箱:tzb@hznu.edu.cn

统战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统战动态 > 统战动态

【聚焦两会】薛大伟-关于推动杭州市乡村研学旅行发展的建议

来源 : 党委统战部     作者 : 薛大伟     时间 : 2025-05-27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为我市培育农村新产业,拓宽乡村振兴渠道指明了方向。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不断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多措并举,有效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研学旅行产业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新业态、新动能,能持续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子。

我市在乡村研学旅行产业发展方面尚存不足:

一、乡村研学产业规模有待扩大。2024年全市以桥西运河文化街区为代表城市研学基地共接待约200万人次。省教育厅等多部门先后认定的三批实践教育基地中,乡村研学类我市仅4个(如千岛湖自由野研学基地)。相较于我市适合参加乡村研学旅行的潜在人数(约170万人)乡村研学市场潜力巨大,产业规模和接待能力有待提升。

二、乡村研学产业特色不鲜明。我市乡村人文和自然资源丰富,为乡村研学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素材。然而,产业资源挖掘和利用不够充分,缺乏规划设计,导致乡村研学路线和形式单一,课程内容同质化高,主题特色不够鲜明。

三、产业链条不够完整。乡村研学产业形式较为单一,与农业、民宿、文旅等产业未能形成有效衔接,从而实现全产业链运营。四、乡村研学市场管理不健全乡村研学旅行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发展缺乏规划,产业规范仍不全面,研学市场存在价格不透明,资质不全,游而不学等问题。

为此建议:

一、完善乡村研学基地建设。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携手社会力量,为乡村研学基地建设引来资金,鼓励和支持乡村访学项目的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研学产业的发展打好硬件基础。高质量的研学旅行服务离不开专业的服务人员队伍。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接待、文化传播方面的专业水准,提高服务意识,夯实软件基础。

二、丰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引导挖掘乡村独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释放资源潜力,规范研学旅行基地进行合理课程规划设计,提升课程多样化和异质性,形成研学特色。将传统工艺体验、地方美食烹饪等融入研学产品的开发中,满足研学者的需求,促进体验的提升。促进研学活动展示乡村魅力,形成旅行热点。

三、延长产业链和提升价值链。促进乡村资源(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传),相关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从而为乡村振兴赋值赋能。积极推动研学产品发展科学化、市场化、国际化,持续助力乡村旅游研学工作建设。引导相关企业转型升级,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尤其是新的互联网技术,加强研学产品的开发设计,满足研学旅行多元化、个性化、体验化的消费需求。对不同年龄段研学人群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开发。

四、进一步规范乡村研学市场监管机制。相关部门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行业相关管理规范,引导乡村研学产业发展,并高效监督乡村研学旅行市场,促进行业服务标准化,过程安全化,持续提升乡村研学品质,促进研学旅行产业的健康发展。积极盘活乡村资源,推动研学旅行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薛大伟

薛大伟,第十二届杭州市政协委员、民革市委会常委、民革学校基层委员会主委、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E-mail:tzb@hznu.edu.cn    电话:0571-28868703
版权所有:杭州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官方微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E-mail:tzb@hznu.edu.cn 电话:0571-28868703
版权所有:杭州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技术支持:亿校云